國務院表揚眉山經驗,“蘇小妹”保障扶貧被點名!
發布時間:2018-12-24 13:39
為進一步激勵各地區、各部門擔當作為、狠抓政策見效,推動形成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生動局面,2018年1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國辦發〔2018〕108號,對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130項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此次通報表揚涉及實地督查的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四川省有4項典型經驗做法(四川省成都市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打造“雙創”升級版;四川省瀘州市推出企業開辦小時清單制;四川省眉山市突出地方特色,推進鄉村振興;四川省大竹縣創新“雙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被表揚,其中眉山市因“突出地方特色,推進鄉村振興”亦榜上有名。
在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附件《建設六有新鄉村,推進鄉村大振興》里,眉山市高端家政服務品牌“蘇小妹”因在家政扶貧和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方面成果顯著而被點名表揚!
附件如下:
建設六有新鄉村 推進鄉村大振興
眉山,古稱眉州,是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素有“千載詩書城”美譽,因地處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區,農耕文明歷史悠久、農業基礎較好,擁有12個“中國特產農副產品之鄉”稱號,農村居民收入連續8年居四川省第4位。近年來,眉山堅定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著力打造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鄉村。
“有產業”——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堅持產業為基,做強優勢產業、做響區域品牌、做活產業融合,推進“味在眉山”香飄世界。建成泡菜、平面竹編、晚熟柑桔等全國最大的特色產業基地3個,枇杷、設施葡萄等全省最大的特色產業基地9個,東坡泡菜創造“六個全國第一”。2018年上半年“味在眉山”銷售收入達516.36億元,境外銷售收入達1.9億元。
“有顏值”——實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為底,全域實施“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三大工程,扎實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積極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全力構建農業綠色生產制度。建成國家級生態縣1個、省級生態縣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3個,主要農產品無公害標準生產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丹棱模式全國推廣。
“有底蘊”——挖掘鄉村傳統歷史文化。堅持文化為魂,充分挖掘東坡文化、長壽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廣泛開展“三蘇好家風進農村”“鄉村春晚”等活動,涌現出丹棱嗩吶、洪雅五月臺會、復興鑼鼓等特色鄉村文化。高廟鎮花源村、瓦屋山鎮復興村、漢陽鎮漢陽場社區列入中國傳統村落,高廟鎮、柳江鎮、江口鎮、尚義鎮中心村建成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 (村)。
“有秩序”——創新鄉村基層社會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實施“新時代先鋒”“戰斗堡壘”“清風揚眉”三大工程,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產業”等多種發展模式,引導村級各類組織自覺服從黨的領導。組建項目書記、黨建專干、產業(新鄉賢)人才 “三支隊伍”,實現鄉村振興有干部牽頭、黨員引領、人才支撐。
“有保障”——狠抓農民增收致富奔康。堅持以人為本,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全市建檔立卡的10.94萬貧困人口、316個省市貧困村整體達到脫貧退出標準,兩度評委四川脫貧攻堅先進市。積極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打造“蘇小妹”“蘇大廚”等眉山特色勞務品牌,首批“蘇小妹”進京務工月工資收入8000—15000元。
“有活力”——深化農業農村各項改革。堅持改革創新,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廣泛開展農村金融創新和經營服務體系創新。土地流轉“四步機制、三方受益”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等領導肯定,農村金融“三三”聯動體系創新經驗全省推廣,仁壽縣、青神縣、洪雅縣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